一、制定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编制好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十四五”规划,对科学引导铁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二、起草过程。
围绕省、市“十四五”退役军人事业发展规划框架基本内容进行了逐条修改并开展交流和研讨,制定符合本区退役军人系统的规划。
三、工作目标。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和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退役军人工作的指示批示为指导,着力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拓宽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渠道,着力建设退役军人信息共享平台,着力弘扬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基因,着力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能力建设,吸纳各种资源和手段,大力推进退役军人事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内容。
到“十四五”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退役军人信息共享体系,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优抚保障进一步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退役军人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为构建和谐铁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
按照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标准,着力完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软硬件设施,配强配齐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人员队伍,逐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努力提升“两站一中心”服务水平。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示范型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基本形成配置合理、运转高效、服务规范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区、街道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设施扩建或新建。
(二)不断做细做实退役军人技能培训
科学合理设置安置岗位,逐步建立起一套与退役军人服役期间的贡献大小和专业岗位等相匹配的安置体系,科学优化做好退役士兵的选岗、上岗工作。新建退役军人培训中心,逐步发挥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在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中的主导地位,努力保证退役士兵第一次就业质量。通过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手段,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吸纳退役士兵就业,不断拓宽退役士兵的就业渠道。
(三)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训基地,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研究制定适合退役军人就业的职业目录,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团队,筹划指导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参考;结合信息采集和统计台账,掌握退役军人就业情况底数,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地就业政策、工作动态和岗位信息;落实创业创新大赛,鼓励退役军人投身就业创业比拼的热潮;购买服务,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托底。
(四)有效提高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水平
根据辖区内孤老优抚、伤残军人、烈士遗属、在乡复员军人对象人数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选址,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光荣院和优抚对象康复疗养服务中心,同时坚持功能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配齐基本的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设施设备,满足优抚对象的集中供养和康复需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双拥活动,扎实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省级双拥模范城”,推动我区双拥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五)扎实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
“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不断加大慰烈工程管护力度,努力打造区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逐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定期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到位。加强烈士英名和事迹的收藏编纂和宣传工作,大力弘扬烈士精神,深化运用红色教育资源,推动红色革命基因传承。积极谋划建立和扩建退役军人公墓,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
五、创新举措。
覆盖服务保障范围,加深服务保障力度。
六、下一步工作。
要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要认真落实属地主体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