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促进铁东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善民本民生为目的,以服务铁东区经济工作为宗旨,勤奋工作,攻坚克难,全面实现全区各项工作目标。
一、综合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5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13万元,占GDP总量比重相对微小;第二产业完成71.5亿元,占GDP比重19%;第三产业完成303.9亿元,占GDP比重81%。从结构比例上看,我区经济发展结构日趋稳定,第三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第二产业在总量和份额上也有一定提升。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20.2%。
税收收入增长明显。全年累计税收14.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国税收入1.4亿元,地税收入12.3亿元。
二、工业
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6亿元,同比增长-11.7%,完成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占全区工业比重90%,是拉动铁东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行业类型上看,煤气、热力等支柱性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97亿元,占总产值的38.8%,其中鞍山市煤气总公司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9.7%,以北美新热点环保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家供暖企业总产值合计2.4亿元,同比增长0.5%。
三、商业
201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和住宿餐饮业完成110.1亿元,同比增长25.2%,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2%。批发零售贸易业生意兴旺,实现零售额154.1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5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7%。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快增长,累计完成126.1亿元,同比增长17.4%。项目推进合力不断提升,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180.7亿元,同比增长8.7%,完成增加值38.1亿元,同比增长4.9%。
五、外经外贸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2012年,铁东区紧紧围绕中央商务区和城南新区建设,以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和都市工业为主题开展招商活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在鞍山市项目建设年“五个百日行动”上半年进展情通报中名列全市三县九区前茅。全年累计实现引进域外资金76.0亿元,同比增长2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818万美元,为市工作目标的36.1%。
六、财政
2012年,财政工作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增收与优支并重,改革与发展并行,管理与监督并举,实现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20.2%;财政支出合计为15.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5亿元,同比增长22.3%。
七、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强、范围广。全区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9946人,为全年计划的145.3%。实名制就业培训3007人,为全年计划的150.4%。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380人,为全年计划的100.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580人,完成年计划120.2%;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17409人,完成年计划101.8%;生育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到17621人,完成年计划111.5%。
八、城区建设
城区绿化不断完善。重点开展了回迁小区绿化建设及道路补植大型乔木2621株、灌木966株、模纹5644平方米、花卉2万株,完成了年初制定目标。注重加强后期管护,通过安装保护架、制作贮水盘,定期除萌,定期浇水等措施,使树木成活率达到95%,极大的改善了小区环境,超额完成绿化栽植、补植任务。城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合理规划绘制18条主、次、支干道的3133个机动车泊车位,在79个非机动车停车点安装非机动车停车架,彻底解决车辆停放无序、机动车被砸被盗案件等问题。在重点路段安放太阳能新型果皮箱116个,方便百姓垃圾投放,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1200人次、车辆400台次集中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工作,有效改善出行环境。采取专业队伍与社会队伍相结合、机械化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除运雪工作,共出动除运雪设备377台,发动社会力量20004人次,在规定时间内,街路、广场及桥梁除雪率达到100%,街路及庭院巷路除雪率有名道路达到95%、庭院巷路达到90%,圆满完成我区590万平方米除雪任务。强化环境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及小广告清理等日常工作力度,实施监督管理,保证城区环境干净整洁。区管街巷路日常管护力度增强。对全区38条区管道路破损部位进行了维修,其中柏油路面维修面积为534平方米、道板维修面积为318平方米,并将破损严重的6条道路上报鞍山市城建局,已经申请列入大修计划,保证了破损道路及时维修,方便了群众出行。市容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积极响应市政府“拆违百日行动”,分期、分批拆除各类违章建筑。截至目前,全区已拆除违章建筑291处,共计8031平方米,取缔零散市场11处、水果摊群15处。全力开展拆扒工地、未开工工地现场及其周边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各类垃圾总计840余吨,出动车辆130余台。开展生产、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树立“生产安全第一”的思想。成立了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加强重大节假日和恶劣天气期间的检查工作,杜绝生产事故和消防事故的发生。城区改造稳步推进。截至目前,铁东区新签协议2311户,累计已签协议数10736户,未签协议8122户。共拆扒住宅楼57栋、平房839处、违章建筑367处。共腾出土地43公顷,其中,已出让地块完成12块,腾净地19公顷;拟出让地块完成7块,腾净地22.4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完成1块,腾净地1.6公顷。回迁房、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快。2012年铁东区计划新开工回迁房项目6项,占地总面积17.72万平方米,规划总面积74.0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7.46亿元,拟安置总户数8833户。此外,保障性住房小区现正在抓紧施工。城区防汛部署周密。由于受到台风“布拉万”、“达维”的影响,今年鞍山市降水量较大,区防汛指挥部结合防汛重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汛预案,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分指挥部组织成立了抢险队伍、后期保障和医疗队伍,做好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储备。各级防汛指挥部狠抓值班值宿工作,领导带队24小时值班,在降雨量几十年一遇的情况下,无重大事故发生。
九、文体和教育
群众文化体育建设持续发展。铁东区分别举办了全区庆祝“三八”妇女节101周年演出、全区“全国科技周”科普文化广场演唱会等活动。首次在京举办鞍山地区画家个展,向全国了展示鞍山铁东区文化发展水平。仅至2012年9月底,共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5次,受众面8万余人次。铁东区青少年艺术中心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评书传承基地,被确立为辽宁省文联唯一一个基础教育文艺基地。成立了区青少年曲艺学校,聘请刘兰芳任名誉校长。该校学员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得200余人次。同时,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开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2次。在迎全运2012世界行走日(中国•鞍山)暨鞍山市全民健身徒步行走活动中,全区参与人次高达200余人。铁东区体校代表队参加辽宁省县区田径优秀苗子比赛,共取得6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总分166分,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精神文明创建步伐加快。完善了铁东区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推广铁东区“世界读书日”、“全国助残日”和全国第24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助推图书事业发展。首度开创“农家书屋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旧堡、新兴、长甸3个街道6个社区“农家书屋”的组建工作。同时加大对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管理,集中查缴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淫秽盗版光盘,维护地区稳定,构建和谐铁东营造良好的环境。
十、卫生服务
2012年,铁东区所属十一家医疗单位中九家医院1-10月份总收入为7243.3万元。其中医疗收入663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上三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856.7万元;九家医院1-10月份总支出为7213.9万元。医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5.6%,床位利用率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13.5%,群众的门诊费用比去年同期平均减少10.3%,真正实现了“政府投入,医患双赢”的局面。
卫生改革有卓有成效。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点做好基层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交易与监管。铁东区属所有公立医院和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上采购基本药物达90%以上,并且100%实行零差率销售。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惠及百姓,全区参合农民5721人,参合率达91.8%。公共卫生均衡发展。2012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7.97%;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96%;慢病规范管理率71%;强化疫苗接种率95%以上;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2.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3%;上报传染病病例及时率、准确率100%。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2012年投资300万元对区医院、中医院、血栓病医院电梯进行更换改造;为区医院购置大型检测设备DR;为保健院投资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为旧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防疫站购置救护车。提高了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建章立制抓管理,实行管理和技术人才齐抓的人才发展战略,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待遇,开展继教、上派、进修、函授、远程教育、学历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2012年,完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320人,完成率100%,由医院出资选送上级医院进修16人。开展了“诚信服务杯”、“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卫生单位”竞赛活动和铁东区卫生系统 “名医院”、“名科室”、“名院长”评选活动。建立医疗服务评价系统、信息公示和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全年无一起经鉴定的医疗事故和一起被起诉的医疗纠纷。疾病控制稳步推进。加强对甲型流感、霍乱、鼠疫、出血热、炭疽、禽流感等重点急性传染病的监测工作,落实好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措施,2012年1月到10月全区共发生传染病3053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6%,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率、及时率、完整率和网络报告率均达到100%。卫生监督保驾护航。深化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加大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等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培养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十一、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投资开通了“96715”群众利益诉求服务平台,新建了2000平方米全国一流的社会管理中心,保证了“96715”平台诉求、解决、监督、反馈和评价五大系统的高效运行。2012年,全区共受理群众诉求22826件,解决22757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黄、赌、毒和“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相继开展了“平安2012”“打击扒窃犯罪”、“打击攀爬阳台入室盗窃犯罪”、“大干100天”等专项行动。2012年全区刑事案件发案3148起,与去年3519起相比下降11%;治安案件发案3185起,与去年4356起相比下降27%。平安创建实现了全覆盖。防范网络更加严密,共安装视频监控11000个点位,覆盖面达96%以上。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举行了大型禁毒宣传活动,受教育群众达5万人次。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全年共破获涉毒案件35起,打掉犯罪团伙3个,打处涉毒犯罪嫌疑人42人,缴获各类毒品1250克。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全面清缴反宣品。全年共抓获“法轮功”分子21名,清缴反宣品2100余份。深入开展打击非法传销和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活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70人次,车辆150台次,遣散传销人员37人。
十二、人民生活
社区建设惠及居民群众。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莘南、东亚城、长影、福康、桃园等5个高标准示范社区或社区活动站,升级改造北山、工行、东方、林园等4个老社区或超小面积社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达到18个,新建“阳光家园” 4个,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每个街道均拥有两个以上养老日间照料室,7500多名老年人享受到社区优质服务。
十三、人口(公安户籍人口数)
2012年末,全区人口总数为533002人,全年共出生人口3891人,死亡人口4164人,出生率为7.3 ‰;死亡率为7.8‰自然增长人口-273人,自然增长率-0.59‰。
(鞍山市铁东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