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东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1-12-28来源:铁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2011年12月27日在铁东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铁东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李树凡


    我代表铁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政府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同比增长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106.6亿元,同比增22.2%;引进域外资金61.8亿元,同比增长14.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同比增长20.4%;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5元,同比增长15%,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三年倍增”计划和“两个不低于”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两区”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后劲显著增强

    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优化升级。服务业集聚区西起建国大道,东至园林大道,北起通山街,南至解放东路,面积6.2平方公里,已入驻商业企业376家,商业面积达到627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211亿元,同比增长32.5%。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外埠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吸引区域内各大设计研究院、中省直大型企业和集团上下游公司来铁东落户,新注册总部企业43户,实现总部经济税收3000万元。随着投资32亿元的中南世贸中心、投资14亿元的香港庄仕城市综合体、投资6亿元的瑞士五星级酒店等22个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呈现布局优化、业态提升、规模壮大的良好态势,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城南新区建设加快实施。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划调整改革,接收1个街道、3个村和4个社区,新增人口2.7万人,净增面积15.9平方公里。依据区划调整空间向南拓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城南新区,西起建国大道,东至玉皇山,北起解放东路,南至杨柳河,面积18.1平方公里,规划概念设计初步完成,市委、市政府已批准成立“铁东城南新区管理委员会”。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已引进投资120亿元的龙之梦亚太城、投资35亿元的海洋广场、投资16亿元的奥林匹克花园等26个重大项目,城南新区正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精品商业项目辐射带动效应开始显现。

    二、空间拓展成效突出,项目建设实现突破

    发展空间总量扩大。在国家土地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加大空间整理力度,上年结转的30个拆迁地块加快推进,12个新拆迁地块进展较快,原国资委、长大街南、师范学院北等12个地块已亮地,市汽车回收公司、自来水铁东分公司等10户企业完成谈迁,共腾出土地85万平方米,成为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赴国内外招商24次,“四个一批”项目滚动发展到418项,总投资10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9项,同比增长7项,总投资1040亿元,同比增长111%。投资24亿元的水游城、投资7亿元的百脑汇和投资4亿元的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等54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推进落实,成为全区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引擎。

    项目建设整体推进。投资22亿元的上海长峰集团龙之梦畅园、投资6亿元的公园1号二期、投资5亿元的大德御庭等11个牵动性大项目开工建设。人和地一大道、国际明珠、爱家皇家花园等34个续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兴盛仕广场、新景世纪城、港丽花园等19个大项目全部竣工,成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

    三、城市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维修养护45条破损街巷路,加强胜利、站前两个广场日常管理,基础设施管护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1700万元,完成公园1号、东泰湖南山景等5个项目管线排迁。投资1800余万元,新建两个垃圾移动压缩站和1000个地埋式垃圾箱,城市垃圾全面实现定点定时清运。

    城市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取缔4处占道市场,拆除265处违章建筑,处理1338台破旧车辆,对84个社区实行地毯式清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经验在全市推广。站前、和平、常青和东长甸街道被省爱卫会评为“健康街道”。投资500余万元,新购除雪滚刷车、大型铲车和抛雪机18辆,全区主街主路除运雪工作实现机械化。

    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青山工程全面启动,35万平方米营城子公园开工建设。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栽植乔灌木16000余株,新增绿地面积3900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6.9%。开展扬尘污染集中专项整治,城市 85%以上天数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四、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回迁房建设进一步加快。胜利宾馆北、人民公园南、后峪和现代城4项回迁工程全部竣工,1845户居民喜迁新居。破解回迁房建设资金难题,积极探索回迁房建设新模式,采取BT融资、联建方式,新百盛、原房产局周边、长大街南等6项工程达成合作意向。师范学院北,老年宫三角地、佳泰乐北等8项回迁房工程土地整理加快,44000平方米的惠民佳园保障房工程开工。在全市创新回迁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投资272万元,山南街道福康社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受到市政府肯定。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创建“零失业”社区,落实军转干部安置政策,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5055个,实现实名制就业36238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社会保险金征收总量达到2.7亿元,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1000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达到90%以上,在全市率先实现社会保障收入大于支出的历史性突破。“新农合”筹资标准从年人均150元提高到280元,参合率达91.5%。严格规范低保管理和社会救助,累计发放低保金3779万元,临时救助城乡低保户、特困家庭4236人次。

    社区建设惠及居民群众。投资1019万元,新建健身、新光等4个高标准示范社区,升级改造乐雪、申江等5个高标准社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达到18个,新建“阳光家园”4个,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每个街道均拥有两个以上养老日间照料室,7500多名老年人享受到社区优质服务。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社区干部年龄和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和谐铁东建设加强

    社会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投资1000万元,开通“96715”服务热线,建立网络、电话、信箱和窗口“四位一体”的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服务平台,规范受理、分理、办理、反馈四步操作流程,完善下访巡访、服务承诺、首问负责等七项保障制度,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群众利益诉求与社会管理资源有效对接,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针对性、实效性和惠民性进一步提高。全区共受理群众诉求2037件,已办结2022件,办结率达到99%。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经验在全市推广。

    社会始终保持平安稳定。大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建立警务联动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开展“清网行动”和“打四黑除四害”等整治行动,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4.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217件,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群众来信来访总量同比下降33.6%。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排查各类安全隐患913处,全部整改到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六、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基础教育强区创建步伐加快。投资8000万元,加固改造青华小学、毓秀小学、二十六中新营校区等15所学校教学楼,建成6个塑胶操场和7个标准化实验室,购置1320套桌椅,教育信息化全面升级,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优化学校布局,原四方台小学、前峪小学分别合并到西长甸小学和南长小学,华育中学分校投入使用。《优质学校创生和名校长培养工程》取得可喜成果,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高,素质教育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投资3200万元,招标改造区医院、区中医院和区二院,政府采购胜利、山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型医疗设备。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全部实现网上采购,并实行零差价售药,我区医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医改领导小组验收。深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服务年人均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区中医院糖尿病专科建设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项目验收。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化工作受到国家计生委高度评价。

    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庆祝建党 90周年系列活动,“东文合唱团”与“东文狮子舞队”分别荣获辽宁省“金蔷薇奖”和东北锣鼓秧歌邀请赛金奖。加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区街图书馆联机跨库“一卡通”工程有效推进,南麓世家、福康、荣光和党校社区“一卡通”服务联网运行。加强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区体校被省体育总局命名为“辽宁省县区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基地”。

    各位代表,2011年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在全省56个城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五位,被评为全省经济工作先进城区。在市政府绩效评估综合考评中,我区连续五年荣获城区组第一名。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区考核,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省文明城区标兵、省双拥模范城区“七连冠”、省平安区“七连冠”、省安全生产先进区、省科研兴教十强区等10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140件建议、提案的答复率、见面率均为100%。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在鞍山市98个单位参加的行政机关基本功竞赛中名列第一名。审计、国资、人防、兵役、档案、物价、交通运输、残联、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的只争朝夕、忘我工作,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努力拼搏、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铁东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多方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级老领导,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铁东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规模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牵动作用的大项目还不多;二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三是个别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精神状态不佳、业务水平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政府工作任务

    201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经受国内外复杂环境考验的关键一年。从国际看,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波及扩大,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增加。从国内看,紧缩政策和楼市调控的影响仍将继续,市场需求也存在放缓的趋势,宏观经济环境相当严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全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从省市看,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城区服务业兴区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区划调整和下放管理权限两项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全区经济发展活力。从全区看,有“十一五”发展的坚实基础,新增土地面积15.9平方公里,接收管理权限30项,还有正在建设的26个重大项目,必将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此,我们既要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又要清醒看到全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新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各种困难,扎实做好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区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两区”建设,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建设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优质人居环境,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铁东而努力奋斗。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我们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城南新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坚持前瞻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加强空间整理,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一个中心”“四条产业带”和“一个小镇”的建设新格局,使城南新区成为铁东服务业集聚区与汤岗子新城的重要连接带。

    抓好“一个中心”建设。以上海长峰集团投资120亿元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为核心,加快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和会展中心建设,引进发展信息技术、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精品商业项目集聚,努力建设四方合商务商贸中心。

    抓好“四条产业带”建设。在建国大道南段,摆布能够体现鞍山大都市形象和城区功能的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万帮海洋世界和龙之梦亚太城两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建国南路城市综合体集聚带。在解放东路东段,借助公园1号、爱家皇家花园、四隆花园等品牌房地产项目,大力发展商贸零售、餐饮服务、健身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解放东路生活便利店服务带。在园林大道南段,推进香港华润集团投资17亿元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东亚第一城四期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发展商贸服务和餐饮服务业,打造园林路休闲娱乐带。在南三环路沿线北侧,进一步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和联运中心,建立商贸流通业运输和配载服务体系,打造南三环路物流配送带。

    抓好“一个小镇”建设。加快推进玉皇山地区开发改造,加快首批20万平方米土地整理工作,规划建设休闲公园、大型广场、星级酒店和高标准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玉皇山小镇。

    二、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围绕服务业集聚区规划,转变发展方式,整合资源要素,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业态提档升级,力争服务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创建国家级服务业集聚区。

    全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充分发挥乐购、大商新玛特和家乐福等品牌企业的集聚效应,推动庄仕广场、华润万象城、中南世贸中心和立天唐人等重大项目落地,促进新兴盛仕广场、银光购物中心等商业项目开业,使铁东真正成为精品集聚、现代服务业集中、辐射辽南沿海与腹地的商贸中心区。

    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盘活闲置楼宇,抓好在建写字楼招商,推广站前街道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积极引进外埠知名企业和销售总部入驻,不断培植稳定税源,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等高端商务服务业,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创意设计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落户铁东,重点推进台湾蓝天集团投资建设的百脑汇项目,不断提升商务服务业水平。

    努力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引进新兴文化产业,着力发展动漫游戏、广告传媒、旅游休闲等业态,大力扶持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文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万帮海洋广场、鹏欣水游城、奥林匹克花园三大项目,不断扩大文化消费,建设文化产业强区。

    着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以鞍山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为契机,依托现有7家股份制银行及27家保险证券公司,不断引进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入驻,积极谋划建设金融大厦和股票期货大厦,把我区打造成为辽南中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

    三、以空间项目一体化为重点,进一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空间项目一体化,以空间促招商,以项目促发展,争取全年拓展空间150万平方米,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0项,切实增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力以赴拓展空间。坚持和谐征地原则,实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抽调52名机关干部,加强政策宣传,帮扶困难群众,争取地块早亮地、早建设。积极探索土地一级整理模式,缓解土地征用融资困难,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重点推进老城区开发改造,加快原市教育局南、原市公安局、人民公园西等上年结转的30个地块征用进度,谈迁金融大厦周边企业以及两馆周边鞍钢所属企业,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抓好城南新区土地整理工作,征用四方台和玉皇山等项目建设用地,为城南新区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办法,以商业、地产项目为重点,跟随省市招商团或单独组团外出招商,着力引进对税源有牵动力的重大项目,力争实现“四个一批”项目350个。同时,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服务业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引进和培育拥有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骨干企业,引领全区服务业实现规模扩张。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重大项目牵动战略,以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益。实行37个重大项目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争取浙江中南集团、香港庄仕集团投资的城市综合体等17个项目上半年开工,香港华润集团、鞍山阳光集团投资的城市综合体等7个项目下半年开工。加快在建26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银光购物中心、人和地一大道、国际明珠等13个项目竣工营业。

    四、以加强民本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投资20多亿元,全力推进佳泰乐北、新百盛南和原房产局周边等8个回迁房工程和保障房建设,力争8个回迁小区8621户居民两年内回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扶助,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确保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2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落实保障措施,完善救助机制,提高保障水平,认真做好全国养老服务现场会准备工作,争创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建设项目试点区。建成健身、新光等4个高标准示范社区,新建林园和北山等5个高标准社区,力争10个社区达到国家级标准、15个社区达到省级标准。

    完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以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切实转换街道、社区工作职能,尽快制定铁东区社会化管理构架方案,分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城区管理,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96715”群众利益诉求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管理协调功能,全方位拓展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服务受理、解决、督办内容,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受理和解决群众各类诉求,把“96715”打造成为铁东的“万事通”。

    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警务改革,投资500万元,招聘70名辅警,配齐警务装备,实现警务专职化,打击犯罪专业化,巡逻防控专群化,保持对多发性侵财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降低案件发案率,增强群众安全感。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三位一体”调解机制,健全“社区矫正”的衔接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开展“三合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各种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争创1个国际级安全社区、4个国家级安全社区。

    五、以城市建设和管理为重点,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区

    加强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区现代化水平。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4540万元,高标准建设1200平方米信访大厅、2000平方米社会管理服务中心、1600平方米区卫生监督所、2300平方米新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12980平方米区人民法院办公楼。加快推进二十六中学和鞍钢嘉园等处农贸大厅建设,争取常青街、爱国街等地占道市场年内实现退路进厅。改造烈士山公园、湖南公园和静湖公园。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改造5条街巷路,维修67条街巷路。

    切实完善市容环境管理。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制度落实,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形成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完善垃圾“不落地”收集模式,推广“便民信息张贴栏”,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全面实施生态优化工程。抓住鞍山成为全省唯一青山工程示范市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林业补贴资金,实施133万平方米周大山绿化工程,加快35万平方米营城子公园建设,全面改善周大山地区环城面貌。认真开展绿化活动,栽植树木12000棵、草坪13000平方米,新植和补植行道树10条,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着力打造生态铁东。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拆扒29兆瓦以下燃煤锅炉,落实抑尘防尘措施,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1天以上。

    六、以社会事业统筹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社会事业服务均等化。

    争创全省基础教育强区。规划建设占地50000平方米三十一中学和体育艺术中心,新建9200平方米盲聋哑学校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翻建山南小学和教工幼儿园教学楼,扩建二十九中学,完成二十六中学两栋教学楼改造,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创建网络视频教育创新应用及数字化校园全国示范区。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创建全国素质教育基地。探索社区教育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巩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成果。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医改阶段性成果,积极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抓好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打造区医院眼科治疗中心、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治疗中心、区老年病医院等6个专科特色医院品牌。进一步深化“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

    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巩固京剧、曲艺、歌咏三个省级基地,创建“辽宁省群众美术基地”和“辽宁省群众摄影基地”。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新建4个高标准社区图书室,实行图书“一卡通”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乒乓球、大众广播体操、长跑等赛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加强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七、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执政为民,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绩效考评,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区政协的联系,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制度,高度重视并及时办理各类建议和提案。坚持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扎实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不断提高民生工程的群众满意度。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铁东发展、企业需求和群众利益上,深入基层,服务企业,造福群众,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部门大力协同,贴近民情、纾解民困、改善民生,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切实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区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真抓实干,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铁东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