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东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1-02-01来源:铁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2011年1月6日在铁东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铁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忠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铁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主要成就及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铁东区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倍,年均增长46.5%;引进域外资金增长11.2倍,年均增长6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5倍,年均增长14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倍,年均增长45.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连续四年荣获市政府绩效评估综合考评城区组第一名。
        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第三产业全面升级。坚持把城市综合体建设作为服务业升级重点,建成5个城市综合体,投资总额95亿元、总面积265万平方米,正在规划建设9个城市综合体,使服务业点状、线状、面状、网状布局全面形成。商贸服务业迅猛发展,新世界、家乐福、大润发、乐购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全区商业营业面积达到286万平方米,比“十五”期末增加1.4倍。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浦发、广发、华夏等7家股份制银行相继进驻,阳光人寿、恒安等27家保险公司和大通证券落户铁东。物流业规模不断壮大,东北MALL的红星美凯龙旗舰店、化工建材城以及凯兴物流中心的农副产品市场、冷冻冷藏品批发城等竣工开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投入科技扶持资金2600万元,3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姻并建立科技研发中心,钦元节能设备公司成功并购美国麦格纳公司,圣维机电科技公司生产的自动旋转门中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发展空间加速拓展,项目规模大质量优。向旧城区改造要空间、求发展,拆迁76个地块,谈迁46家企业,腾出土地30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资产16处15万平方米,发展空间瓶颈问题有所缓解。与此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项目年”、“项目攻坚年”和“项目升级年”活动,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质量不断提升,长久税源项目不断增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区“四个一批”项目累计1262个,涉及资金总额617.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122个,涉及资金总额467.8亿元,开工和竣工项目1053个,投资总额354.5亿元。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认真做好企业改制和监管工作,筹集改制资金1.5亿元,解决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保险接续等问题,市转属企业和区属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组建和调整区服务业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经济协作局等部门,政府部门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加强国有资产监管,119户行政事业单位纳入监管范围,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招投标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政府采购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功能更趋完善。拓宽改造胜利南路、千山中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全面亮化站前地区及胜利路、二一九路等主干路两侧220栋楼宇。高标准改造烈士山公园、湖南公园。全面启动“城区建设五项工程”,建成13个街心花园、65个社区健身广场,封闭47个小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5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6.9%。实行环卫绿化工作一体化作业,投入2650万元,购置新型保洁车辆和除雪设备58台,机械化保洁率达100%。完善区文化馆、区图书馆设施和功能,新建区档案馆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新增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大厅等社会公共服务面积180万平方米。
        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服务便民利民。区财政投入3000余万元,加强精品社区建设,建成8个国家级标准社区、8个省级标准社区。社区“错时工作法”在全省推广,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全面实施,“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三表收费进社区”方便居民,“民情日记”服务万家,“15分钟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5%以上。健全老有所养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市建立“养老服务110”呼叫系统,2000多名老年人享受相关服务。
        社会建设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积极推进充分就业,全区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17.8万人次,普惠制培训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社会保险征收总量是“十五”期末的3.2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71%,低保标准由“十五”期末的205元提高到330元。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入1.8亿元,对31所中小学实施标准化建设,校园和实验室改造基本完成,体育器材和教学设备得到更新。成功组建铁东区青少年科学院。义务教育首批高标准进入全省“双高普九”城区,社区教育常态培训有序推进,幼儿教育多元化办园格局正在形成,率先在全国建立区域性终身教育体系。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体活动300余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铁东区输送的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获得2金2铜的好成绩。卫生事业投入加大,新建、扩建湖南、钢城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正在形成,进入辽宁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行列。重点推广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进入辽宁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特色示范区。成功承办全国部分城市第24届卫生改革论坛。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拆除23处235栋危旧房,货币化安置3520户动迁居民;陆续建成十二道、正义、健身大院等10个安置小区,7596户居民喜迁新居。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投入2850余万元,购置72台社区警务车,安装5968个视频监控点。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全员培训12万人次。2009年,在第二届辽宁省县(市)区生活质量排行榜中,我区位居城区组第三名。此外,审计、交通、计生、物价、人防、兵役、双拥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的理念,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34.4%;引进域外资金51亿元,同比增长141.7%;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同比增长19.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5%,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采取“六位一体”招商模式,实施高强度、高频率、高效率招商,先后赴珠三角、长三角、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洲招商22次,会见国内外客商680多人次,洽谈推进重点项目127个,实施“四个一批”项目515个,涉及资金总额5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2个。特别是英国乐购、大商新玛特、新兴盛仕广场等5大城市综合体竣工营业,恒基地产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香港万帮、香港华润、浙江中南等投资建设的8大城市综合体正在推进。工业项目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紧固件集群一期开工建设,东北大学冶金工业园项目正在推进。
        服务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工建设商业项目240个,涉及资金总额63亿元,商业中心辐射力明显增强。商贸服务业步入高速成长期,投资18亿元的英国乐购、投资7亿元的大商新玛特两大城市综合体如期营业,大润发超市、泰纳隆超市二店提前营业,地下商城、银光购物中心等亿元以上商业项目开工建设。物流业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东北MALL、凯兴物流中心两大物流综合体主体竣工,其中红星美凯龙旗舰店、凯兴农副产品市场等5个项目营业。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万科惠斯勒小镇、公园1号、港丽花园等33个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前沿国际、大德四期、欧洲小镇等8个房地产项目竣工。
        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改造园林路、中华南路和解放东路3条主干道,栽植树木1.7万株、草坪11万平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对炉新光、园林卫新、山南福康3个新建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周边占道市场实现退路进厅。推行“黄马甲”进社区一体化管理,居民生活垃圾实现“不落地”收集和清运。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减少9%,烟尘排放总量比上年减少7%,全年空气质量国家二级以上天数达300天,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惠民实事工程全面落实。加快回迁房建设,新华街南、建工宾馆西、正义街南等4处回迁小区竣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举办47场大型招聘会,实现实名制就业3.2万人。社会保险征收总量达到1.8亿元,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8.3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4.1万人,参保缴费率达到90%以上,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337人。社区建设和服务取得新成果,升级改造4个高标准示范社区。
        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南长甸小学、钢都小学分校和华育分校相继竣工,二十六中学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7所学校塑胶操场铺设完成。高水平承办辽宁省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讨会,得到省相关部门高度肯定。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区属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公立医院专项补贴全部到位。新建两个国家级卫生服务中心和两个国家级卫生服务站。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送文化进街道、送电影进社区等“五进”活动788次,举办大型广场晚会、歌舞比赛32场;安装小区健身路径340套。铁东区输送的运动员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获得6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
        社会大局保持安定和谐。平安铁东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投入2600多万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和突出信访问题专项整治,全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平稳,刑事案件发案率稳中有降,命案发案率五年来最低。在全省首创“4+X”联合调解机制,在街道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站),信访案件呈现“总体趋缓、总量回落、无突出事件”的良好态势。大力开展消防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53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27件人大代表建议和87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办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五五”普法,顺利通过市“五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强化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区政府29项主要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政府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大额拨付资金集体研究决定,投资建设项目全部公开招标,建立三线分离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政务公开,不断拓展公开形式和渠道,行政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区相继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各级各类荣誉40余项。过去的五年,是铁东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城区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只争朝夕、忘我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铁东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多方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级老领导,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铁东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占全区的比重还不高,亟待发展五星级酒店、国际一线品牌店、金融证券、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二是项目规模仍然偏小,战略性、牵动性大项目还不多,聚集辐射能力还不强。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效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涉及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有些干部的服务意识还不强。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二、“十二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各位代表,市委、市政府为铁东区确定了建设全省最强城区、和谐城区、幸福城区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一目标,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双重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把铁东区建设成为全省最强城区、和谐城区、幸福城区。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努力建设最强城区。优化经济结构,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打造辽宁沿海与腹地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引进域外资金年均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每年在市政府下达计划基础上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0%。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内发达城市中心城区平均水平,进入全省十强城区行列。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和谐城区。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行政执行力和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进入国家民主法治城区行列。加强社区特色服务和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和谐示范社区达到100%。建立“责任明晰、调处有力、决策快捷、权力集中、权威高效”的一站式信访服务模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更加完善,安全监管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争获“全国社会综合治理长安杯”。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努力建设幸福城区。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健全覆盖城区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贯彻落实《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全面普及,素质教育深入扎实,全区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创建创业型城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1%,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85%以上。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三、2011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为完成“十二五”主要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引进域外资金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按市政府下达计划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大力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全面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按照全区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以站前中央商务区为核心,以两个商业圈和三条商业带为重点,整合现有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努力建设辽宁沿海与腹地的商贸中心。
        完善中央商务区功能。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抓好地下商城、银光购物中心等大项目建设,推进新港国际广场、新景曼哈顿等项目早日开工,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经营品牌入驻,促进传统服务业向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我区服务业档次和水平。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盘活闲置楼宇,加快乐购、恒基兆业、国际明珠等商务楼宇建设,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经贸公司、研发中心入驻,着力发展法律服务、中介服务、会计审计等新兴业态,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楼宇经济群。积极发展金融业,支持现有7家股份制银行发展,全力引进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入驻,谋划建设金融大厦、股票期货大厦,努力构建金融机构、资本交易市场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全力建设两个商业圈。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商业功能,改善消费环境,大力建设湖南和旧堡两个商业圈。以湖南地区百姓超市、佳泰乐超市、金石榴超市为核心商圈,抓好湖南大街周边开发改造,推进湖南地下农贸市场建设,加快祥和阳光和兆成大厦商业招商,大力发展餐饮美食、休闲购物和健身娱乐业,建设商业业态完善、消费人气聚集的湖南商业圈。加快旧堡地区开发改造,以上海长峰集团建设的120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为龙头,加快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和农贸市场建设,配套发展综合超市和连锁店,建设服务功能完善、居民消费便捷的旧堡商业圈。
        大力打造三条商业带。以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为重点,集聚发展大商业项目,努力构建三大商业带。发挥胜利南路现有商业优势,以法国家乐福、大商新玛特等大项目为引领,加快皇冠假日酒店、银光购物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香港华润地产城市综合体建设,引进大型百货和星级酒店,全力打造胜利南路商业带。促进建国南路沿线大开发,充分发挥英国乐购、新兴盛仕广场两大城市综合体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香港万帮集团、浙江中南集团等投资建设的五大城市综合体,发展高端服务业,把建国南路打造成现代服务业集中的精品商业带。促进解放东路沿线大改造,依托现有大润发超市、泰纳隆超市二店,重点抓好香港华润集团投资的城市综合体和恒基地产投资的大型房地产项目,加快上海爱家、公园1号等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构建解放东路商业带。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力推进空间、项目一体化,争取拓展100万平方米土地,实施“四个一批”亿元以上项目100项,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实现铁东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力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旧城区开发改造,完成原市教育局南、佳泰乐周边、建国南路沿线等18个地块拆迁,加快原市房产局周边、营城子公园和鞍钢所属企业谈迁,争取早日亮地;做好新划入区域拆迁改造,深入调查新划入的3个村、4个社区土地资源情况,依法推进现有拆迁地块,积极谋划增量地块拆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采取“六位一体”招商模式,以商业、地产、物流和工业集群项目为重点,深入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等资本密集区,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中央大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沟通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和主题式、集群式招商,争取引进对市、区有战略性、牵动性的大项目。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加强“四个一批”项目管理,实行洽谈率、推进率、开工率、竣工率、淘汰率“五率”管理办法,力争实现“四个一批”项目280个。高度重视工业招商,力争引进一个50亿元以上和两个10亿元以上项目。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3个五星级酒店和两个四星级酒店,兴建10万平方米商务楼宇,开工建设20个亿元以上商业地产项目,推进41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早日竣工,积极争取20个亿元以上项目入驻。强化项目服务工作,实施项目领导包保制和重大项目领办制,进一步推广站前街道为重大项目提供“一站式”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的做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名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开业。进一步完善项目、税收、服务联动机制,加快项目向税源转化,培育更多的新财源。
        (三)完善城市建设和管理机制,不断改善城区环境面貌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区承载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区环境质量,不断打造宜居城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静湖公园,维修12条街巷路,建设森林体育公园和4个社区游园。加快后峪农贸市场、新华街农贸市场、湖南地下农贸市场建设,早日实现周边占道市场退路进厅。加快建设人民公园南、胜利宾馆北、后峪回迁小区,规划建设烈士山东佳泰乐北、新百盛南等回迁小区,完善已回迁小区基础设施,让回迁居民满意。扩大重点商业街区和主要道路亮化范围,不断提升城区环境亮化水平。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市政府下放城建管理权限的承接工作,充分发挥城区政府管理城市的职能作用,按照“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原则,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马路市场、广告牌匾、违章建筑、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强化小区无名道路和地面挖掘管理,严把修复质量关。加强小区绿地管理,落实巡检责任,提高绿地管护水平。推进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提高环卫装备水平。实施“一岗四责,环卫进社区”,推进环卫专业一体化管理,完善垃圾定时定点收集方式,提高环境卫生整体质量。切实做好除运雪工作,加强各街道辖区内义务除运雪工作管理,提高除运雪工作质量。
        加强生态城区建设。实施绿化工程,积极推进公共绿地、社区休闲广场及厂区庭院绿化建设,栽植树木1.5万株、行道树6条,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加强环境保护,逐步推行集中供热,拆除20吨以下锅炉5台。加强环境行政执法,监控建筑工地环境污染,确保烟尘、扬尘治理和三产行业达标排放。完成市下达的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力争空气质量85%以上天数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达到市要求。
        (四)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围绕民生需求,建立民生民意有所呼、政府部门积极办的新机制,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精品社区升级改造,积极培育“一社一品”,创建两个国家级、两个省级和10个市级和谐社区,巩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创建成果。加强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社区“错时工作法”,推广钢城街道、东长甸街道志愿者服务做法,健全上门服务机制、网络电话诉求受理机制。新建和完善10个高标准社区日间照料室,增加养老服务项目,保持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荣誉。
        继续实施充分就业。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稳定和扩大就业源,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大学生见习、就业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切实做好毕业大学生、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和困难群体帮扶就业工作。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社会保险征收总量达到1.6亿元,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4.3万人,参保缴费率达到90%以上。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做好低保家庭收入认定工作,搞好扶贫帮困和临时救助工作,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完善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联动调解机制,认真分析民权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消防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事故隐患整改,加强危险源监控,开展应急演练,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区,努力构建和谐铁东。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现代学校建设工程,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理念创新。扎实推进优质学校创建和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全国知名的教育工作者。全面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与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国内一流大学的教育合作范围。建设全国一流的铁东青少年素质教育综合活动基地和高标准的体育场,规划建设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6所薄弱学校,新建8所学校塑胶操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普及学前教育,让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创造社区教育的示范品牌,构建覆盖学校和社区的居民终身教育新格局,争创全国教育示范区。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提高“十分钟”健康服务圈标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充分发挥京剧、曲艺、歌咏三个省级基地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创建“辽宁省群众美术活动基地”和“辽宁省群众摄影活动基地”,规划建设两个电影院,推进省、市、区、街图书馆联机跨库“一卡通”工程,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强社区健身场地设施和社区健身俱乐部管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宣传学习以郭明义为代表的新时期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时代精神。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类标准强化城区各项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活动,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完善与政协的联系和协商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扎实做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推行行政过错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强化政府管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实现互联互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业绩。加快“信用铁东”建设,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行政审批、财政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开源节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待,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建设全省最强城区、和谐城区、幸福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