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事关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三保”工作的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拓宽财力来源,加强资金统筹,抓实抓细“三保”保障措施,严把支出关口,强化风险防范,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拓宽财力来源夯实财力保障
区财政局主动作为,把“抓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分析研判征收潜力,完善征管措施,紧抓财源培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0.13亿元,为做好“三保”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积极整合清理存量资金,加强预算单位结余资金、长期沉淀资金及往来款项清理力度,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沉淀,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研究吃透相关政策,多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持续做大“三保”蛋糕,多方面夯实“三保”财力基础。
二、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明确“三保”保障范围、编制保障清单,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重点支出纳入清单,并结合实际动态调整;准确测算三保支出需求,编实编细三保支出预算;健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本着“从严从紧、能压尽压”的原则,对“三公”经费预算逐年压减,用政府过“紧日子”来保障群众过“好日子”,节省更多资金优先保障“三保”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强运行监测保障正常支付
加强“三保”预算管理,从预算源头给“三保”项目打上特定标识,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通过追踪“三保”标识可实时监测三保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金拨付的“一竿子插到底”的全流程监控;综合经济财政运行走势、预算执行管理等情况,加强库款动态运行监测分析,保持合理的库款规模,确保“三保”资金特别是涉及基础养老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等发放至个人的民生款项资金精准高效落实到位,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决防范支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