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三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鞍山市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与沈阳市时代文仓城市公园、大连市悠见南山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大连市俄罗斯风情街共四个街区入选。鞍山市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也成为我市首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在鞍山,有一个地方,它的历史远比这座城的城市史还久远。在风雨沧桑的岁月里,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事件、过往的人物,都影响着鞍山的历史进程。它,就是分布在鞍山市铁东区东风街、迎宾街、十二道街区域的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
东宾街区始建于1919年,百年历史风霜的洗礼,让街区每个角落都值得细细品味。其“三横四纵”的街道,整体呈扇形布局,是鞍山近代建筑中内涵丰富、最能体现历史风貌的特色街区。沧桑的历史,异域的建筑风格,功能齐备的配套设施,优质的文化业态、服务业态,呈现了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商业交汇的独特面貌。
东宾街区有着丰富的人文背景,是共和国钢铁摇篮的重要历史见证。其迎宾馆在早期是鞍山、鞍钢的主要接待场所,资料记载,朱德和康克清、陈云、宋庆龄、李富春、蔡畅、谢觉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在此下榻。从1949年底鞍钢进入恢复时期开始,许多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相继到鞍钢工作、生活。包括新中国工业题材文学的开拓者草明、舒群和罗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东方红》《英雄赞歌》的词作者公木,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和电影《赵一曼》及反映鞍钢的电影《无穷的潜力》《炉火正红》的著名编剧于敏等。至今,他们的故居在东宾街区内基本保存完整。
如今,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历经百年的建筑群,像一座露天博物馆;道路两旁的花墙,吐露静谧美好的独特气息;非物质文化体验活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错落的西餐厅、咖啡店、甜品店,气质非常贴近“后海”或“左岸”;园林式的东山宾馆,气质古朴,外饰典雅;水果摊和私房菜馆,又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该百年街区凭借独特的时代痕迹和活跃的新业态火爆出圈,这个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老地标”,已成为一个宜居、宜乐、宜闲、宜游、宜商的网红打卡地和文化传播地。